
百年STEM智慧
香港電車自1904年起服務香港,以全本地生產的電車自豪,透過「叮叮科創」,我們進一步傳承工程學專業予下一代。我們揉合了創科理論和實際操作,力爭在創科教育更上一層樓。
設計思維專題學習
tramplus的課堂鼓勵學生慎思明辨,學習如何找出並解決各種問題。學生要釐定及闡釋問題所在,從而訓練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。我們注重實踐學習,務求為學生創造一個多元而互動的學習環境。
裝備學生面對未來
tramplus以作為香港電車的姊妹公司而自豪。創新理念和永續發展是我們的課程重點。我們將永續發展概念及創新思維,授予每一位學生,以建設未來智慧城市。
教學手法


問題導向學習法(PBL)
問題導向學習法在教育史上享有盛譽,是「最創新的教學法」。其發展源於幫助醫科學生解決臨床問題,後來應用到其他學科中,讓學生關注與他們息息相關的現實問題,從而以更具批判性、創造性和實踐性的方式學習。
此學習法為tramplus課程設計的必備元素:我們將現實問題轉化為概念,讓學生在導師輔助下完成解難。學生在理解、分析和解釋問題的過程中,同時練習批判思考及表達能力,體驗多元而互動的學習經歷。

寓學習於實業(工匠精神)
成品製作是驗證學習成果的最佳方式。在實踐中學習亦是一種教育理論,旨在鼓勵學童適應環境並從中學習,使學習體驗變得真實。我們摒棄假想情況或虛擬例子,而將現實問題呈現予學生,並引導他們完成手作活動,從而解難。
受啟發於香港電車工程為宗的文化,所有tramplus課堂均有至少三分二時間屬工作坊活動或口述簡報。課堂重點是學生,而不是導師。學生將會親手學習事物原理及成品製作,而非單向聆聽導師講述理念或觀看影片。
.jpg)
照顧學習差異 (因材施教)
為了推廣創科教育,tramplus的課程毋須學前評估或課前知識。為了照顧學習差異,我們的課業及評估標準會因應學生的程度作出調整,使每個學生均可學有所長,學有所用。
舉例來說,初學設計應用程式者,要為旅客介紹電車沿路景點,可選擇以簡報展示,模擬程式功能;而程度稍高的學生則可嘗試編寫具執行能力的程式原型。另一例是車廂製冷方案:低年級學生可借簡報闡釋其物理學原理,而高年級生則可做計算和用模型做實驗,以證明其方案可行。

網上、離線、混合和翻轉教學法
以自己的速度,隨地、隨心學習
追求知識是無窮盡的旅程,不應因學校停課或其他不便而放慢腳步,這就是tramplus提供多種教學形式以滿足各種需求的原因。如果面授課程因不可預見的情況而延遲,學校可以免費改期,或者選擇在線授課。
此外,我們還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,為學生提 供一個網上學習平台,學生可以在該平台上找到根據課程內容而精心挑選的學習材料,從而鞏固所學、繼續深造。